鬥法
- Emily Cheung
- Jul 27, 2021
- 2 min read
Updated: Oct 9, 2021
我對聲音很敏感,可是,住在石屎森林的公寓裡,千挑萬選合適居所,仍然不能保證鄰居不自私且是輕手輕腳的人。加上樓巿暢旺,樓上樓下裝修此起彼落,還未計收購、拆卸、重建、發展項目所製造的噪音。我便曾經歷隔鄰樓宇拆卸的惡夢,每早被電鑽轟隆聲吵醒,本來靜謐的居所變得永無寧日。
我的病人璧兒,甚至受噪音困擾至患上抑鬱症:失眠、胃口下降、體重驟跌、容顏憔悴、肌肉繃緊。噪音滋擾的開始在一個月前的白天,璧兒正在午睡,突然砰然一響把她弄醒,像是樓上重物跌下所造成,好夢正酣,璧兒很惱怒,於是拿起地拖棍奮力在天花板上敲打,以發洩不滿。自此以後,她感到樓上住客在留意她的一舉一動,她在廚房時聽到廚櫃門開關,在廁所時有廁板蓋上聲,在客廳時聽到窗戶敲擊聲。不論日夜,睡不安寧,如驚弓之鳥,總怕再有突如其來的巨響。給吵醒了,心中怨恨四起:「三更半夜擾人清夢最罪無可恕,我原本是一個睡寶寶啊,現在無辜被打亂了 。」心悸、反胃,無法再入睡。
我回應:「 那不是新的鄰居,之前相安無事,噪音情況似乎在一個月之前急轉直下。 」
「所以我好自責,如果我第一天沒有用地拖把還擊,可能鄰居就不會報復。」
「但看來你的心理、生理反應不單只是自責那麼簡單。」
「我有更多的是仇恨和憤怒,因為每一聲響,不論大小,我都覺得是對方的報復或反擊行為。但錯的本來是對方而不是我,無端被針對,好委屈。我更感時刻受威脅,不知何時對方會出手,在自己的家卻要希罕一些平安。」
「你住的地方,環境怎樣?清幽還是熱鬧?」
「我住在高速公路旁,交通不絕。」
「車輛來來往往,不吵耳嗎?」
璧兒想了一想,答到:「老實說,日夜車聲都不會停,卻從沒有把我吵醒。」
「樓上的噪音,卻令你徹夜難眠。為甚麼?」
璧兒若有所思:「說來奇怪,車聲一點不比樓上噪音輕,但我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,難道不容許車輛在我窗外的公路行走嗎?」
「反之,每一下樓上所發出的噪音,卻等同鄰居對你報復和挑釁。你現在知道是甚麼令你寢食不安了嗎?是噪音本身,還是你為噪音添上的意義?」
最後,我建議璧兒把劇本改寫,抹走她為噪音掃上的情感色彩。

Comments